從所列表中可以看出各相關系數(shù)均在1~0.99之間,強相關性說明材料粒度分布的分形特征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上,對于大多數(shù)脆性材料,實驗表明,在沖擊粉碎方式下形成的粒度分布,都呈Gaudin-Schumann分布[5],而此分布本身就是分形分布。G-S分布可由一個簡單冪律關系表示,即:
分形理論主要是研究不可積系統(tǒng)(即分形系統(tǒng))的自相似性,分維則是描述這個系統(tǒng)的復雜、不規(guī)則程度。如將材料粉碎后所形成的顆粒全體作為一個系統(tǒng),顯然滿足G-S分布的顆粒系就是一個不可積的分形系統(tǒng),而粒度分布的分維值也就反映了該系統(tǒng)物質組成的結構特征。
由G-S分布的m值意義和實驗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粒度分布的分維值能表征顆粒組成的集中、均勻特性。從表1,3中的計算結果看到,表示顆粒分布離散程度的變異系
,其分維D也越小,說明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對應關系。
作者對表中數(shù)據(jù)進行回歸分析得
相關系數(shù)r為0.974。
因此粒度分布的分維值可以作為描述分布離散趨勢的良好測定數(shù),即分維值越小,分布的離散趨勢越小,顆粒的均勻程度越好。
4.3分維D與材料脆斷強度σc的關系
大多數(shù)材料的宏觀力學性能與其內部細觀結構密切相關,其中材料脆斷強度σc就是一例。對不同的試樣,即使嚴格控制試驗條件,其σc值仍呈現(xiàn)出很大的分散性。這是材料本身結構中各種缺陷分布無序性的必然結果,故需用概率統(tǒng)計的方法來處理。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脆性材料的損傷斷裂是個分形,具有很好的統(tǒng)計自相似性,在此應用統(tǒng)計斷裂力學的zui弱環(huán)原理,從理論上探討材料脆斷強度與裂紋分布或顆粒粒度分布分維之間的關系。
zui弱環(huán)原理:考慮由n個環(huán)組成的鏈。設每個環(huán)在應力為σ時的斷裂慨率為F(σ)。假設zui弱環(huán)的斷裂導致整條鏈的斷裂,則應力為σ時整條鏈的斷裂概率為:
假設:(l)材料是各向同性且統(tǒng)計均勻的;(2)zui危險裂紋的失穩(wěn)擴展導致整個試樣的斷裂。若一條裂紋引發(fā)的斷裂概率為F(σ),含有n條裂紋試樣的斷裂概率Pf(σ)的由式(18)決定。
根據(jù)式(l)有裂紋尺寸的分布函數(shù):
式中F(a)為裂紋尺寸小于a的數(shù)/裂紋總數(shù)。
裂紋密度函數(shù)為:
由于P{σ≥σL}=P{a≥ac},得一條裂紋在應力σ下引發(fā)斷裂的概率為:
其中ac為σ下的裂紋失穩(wěn)擴展的臨界尺寸。
脆性斷裂臨界應力為:
式中:Kc。為斷裂韌度;對于平面應力狀態(tài),β=1;平面應變狀態(tài),,v為Poisson比,故:
試樣在應力σ下的斷裂概率:
取材料斷裂強度σc為強度平均值,由概率論:
根據(jù)式(25)得:
利用Gamma函數(shù)
由式(28)可知,材料的脆斷強度依賴于分維D,事實上,Kc也隨D而變化,其關系尚待進一步研究,但實驗表明,Kc隨分維D的增大而增大。
4.4由粒度分布曲線外推估測級配
目前細顆粒的測量還存在著許多間題,特別是當粒徑小于1μm時,從前面分析中可知,脆性材料在沖擊粉碎方式下得到的粒度分布以雙對數(shù)坐標表示時,一般成嚴格的直線關系,這一性質為細顆粒的估測和擴大分析儀器的測童范圍提供了實用依據(jù)。即在標度不變范圍內,從粒度分布細端外推曲線上的一個單點就能確定小于某一粒子尺寸顆粒的質量累積百分率。因此,只要顆粒粒度分布曲線的線性相關性好,就可以從曲線中確定或外推估測其級配。
5結論
綜合上述分析,可得以下結論:
(1)由于脆性材料內部中的微缺陷分布和演化過程具有較好的統(tǒng)計自相似性,導致了材料在沖擊粉碎方式下形成的顆粒,其粒度分布均表現(xiàn)出分形分布。分維D∈(1,3)是表征這種分布空間結構的參數(shù),即D愈小,顆粒的均勻程度越好。
(2)G-S分布的均勻性系數(shù)m與分維D之間存在著確切關系,這說明,m并非只是表示分布的一般參數(shù),同時還是材料結構中缺陷分布不規(guī)則性的度量,其數(shù)值不但可以通過粒度分析來測定,而且還可以方便地由幾何途徑來確定。
(3)材料的宏觀力學性質強烈地依賴于其本身結構中缺陷分布的不規(guī)則程度,而這種不規(guī)則程度可由分形幾何很好地定量描述。
(4)在一定標度范圍內,由顆粒粒度分布曲線可以外推估測其級配,從而為細顆粒的測量提供了實用依據(jù)。
參考文獻
[1]謝和平,陳至達.巖石材料裂紋分叉非規(guī)則性幾何的分形效應.力學學報.1989;21(5):613
[2]董聰,何慶芝.微裂紋演化過程中分岔與混沌現(xiàn)象的描述及若干問題探討.力學進展,1994;24(1):106
[3]謝和平,高峰.巖石類材料損傷演化的分形特征.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1991;l0(l):60
[4]陸厚根.粉體工程導論論.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3:160-213
[5]Allen T .顆粒大小測定,第三版(中譯本).喇華璞,童三多.施娟英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4:644~645
[6]Turcotte D L. Fractals and fragmentatio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86;91(132): 1921
[7]Mandelbrot B B. The fractal geometry of nature, W H Freeman Company, New York, 1983: 74~155
[8]Feder J. Fractals,Plenum Press, New York, 1988: 11~103
發(fā)表的時間:2000年04期
刊物名稱:硅酸鹽學報
頁碼 :8頁